摘要:在眾多新能源車企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時,賽力斯卻走出了一條“反向曲線”。
2025年上半年,在眾多新能源車企深陷“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時,賽力斯卻走出了一條“反向曲線”。在營收微降的情況下,賽力斯凈利潤實現大幅增長,盈利水平創同期新高。
賽力斯成立于1986年,其原本是一家零部件和摩托車企業。2003年,賽力斯與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合資進入汽車制造領域。2016年,賽力斯啟動新能源汽車轉型,但并不成功。直至2021年,賽力斯與華為終端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推出問界品牌,才逐漸扭轉局面。2024年賽力斯實現扭虧為盈,2025年盈利能力又再度進階。
財報顯示,賽力斯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24.02億元,同比下降4.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29.41億元,同比暴增81.03%;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72.14%至24.74億元。
今年上半年,賽力斯累計銷售汽車19.86萬輛,同比下降15.77%;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21萬輛,同比下降14.35%。
在營收與銷量雙降的情況下,賽力斯凈利潤卻逆勢大增。這背后主要得益于問界系列高端車型的爆發式增長與產品結構的優化。
2025年上半年,問界全系車型累計交付超14.7萬輛,其中6月單月交付超4.4萬輛,刷新問界月度交付量紀錄。具體來看:問界M9上半年交付超6.2萬輛,穩居50萬元級豪華車市場銷冠;4月份上市的問界M8交付超3.5萬輛,成為40萬元級銷量冠軍。兩款高端車型推動問界品牌單車成交均價突破40萬元,遠超行業主流新能源車型水平。
高溢價車型占比提升直接推動綜合毛利率從24.06%躍升至28.93%,單車利潤空間顯著擴大。以問界M9為例,其毛利率預計超35%,直接貢獻凈利潤超15億元。
當多數車企陷入“以價換量-虧損擴大”的惡性循環時,賽力斯借力華為渠道與技術賦能,以魔方平臺實現高端車型的快速迭代與成本管控,形成“技術投入-溢價能力-盈利增長”的稀缺閉環。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賽力斯在20-30萬元主流價格區間的產品布局相對薄弱,這一區間是國內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增量市場,而賽力斯在此區間缺乏爆款車型,導致整體規模有待突破。這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未來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結構,賽力斯有望實現規模突破,進入更具韌性的成長階段。
編輯/劉曉茹